当前位置: > 论文中心 > 教育论文 >

动词“吃”论元结构的非常规性研究(3)

时间:2015-01-14 16:48 点击:
在一般的句子中,处所、工具等修饰语常常作为可有可无的成分出现在句末;但在非常规宾语句中,信息的焦点反倒成了这些非常规的宾语,常规宾语也只能成为理解非常规宾语的背景。在将核心动词移位之后,格位指派的邻接

  在一般的句子中,处所、工具等修饰语常常作为可有可无的成分出现在句末;但在非常规宾语句中,信息的焦点反倒成了这些非常规的宾语,常规宾语也只能成为理解非常规宾语的背景。在将核心动词移位之后,格位指派的“邻接条件”的限制,使得受格成分和派格成分必须相互邻接,即不存在“食堂饭”这种说法。由此,本文提出了“轻名词”这一新的说法,以此解释“食堂”和“饭”无法同时出现的原因。

  图3:

  如图3所示,按照上文所提到的“轻名词”假说,这里的名词“饭”上移与“食堂”合并形成为“食堂”这样的表层宾语,最终表现为句子“他吃食堂”。

  五、结语

  一种语言现象的生成和理解是复杂的,本文只是对前人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概括和整理,以便读者对“吃+非常规NP”结构有大致全面的了解,同时也有利于找出对已有研究的不认可之处,从而提出新观点。对于非常规宾语的解释说明,本文在借鉴轻动词移位合并理论的基础上,还提出了“轻名词”假说,并指出轻名词也是通过移位合并,最后得到了像“吃食堂”“吃刀叉”这样的非常规宾语的表层结构。本文试图运用新的假说对这类预言现象进一步探索,至于“轻名词”假说的明确定义和使用是否可以与“轻动词”一样来对待,还需要作更详细、更全面的探讨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褚泽祥.动宾短语和“服从原则”[J].世界汉语教学,1996,(3).

  [2]冯胜利.“写毛笔”与韵律促法的动词并入[J].语言教学与研究,2000,(1).

  [3]高云莉,方琰.浅谈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问题[J].语言教学与研究,2000,(6).

  [4]贺文丽.从顺应论看“吃食堂”动宾结构的成因[J].湘潭师范学院学报,2003,(6).

  [5]黄正德.从“他的老师当得好”谈起[J].语言科学,2005,(1).

  [6]任鹰.“吃食堂”与语法转喻[J].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,2003,(3).

  [7]陶红印.从“吃”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征[J].语言研究,2000,(3):21~38.

  [8]王纯清.汉语动宾结构的理解因素[J].世界汉语教学,2000,(3).

  [9]王占华.“吃食堂”的认知考察[J].语言教学与研究,2000,(2).

  [10]温宾利.当代句法学导论[M].北京: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02.

  [11]吴锡根.动词对宾语的句法选择和语用选择[J].杭州师范学报,1996,(4).

  [12]邢福义.汉语里宾语带入现象之考察[J].世界汉语教学,1991,(2).

  [13]熊学亮.论“吃”在“吃+NP”结构中的功能承载量和分辨度[J].外语研究,2009,(5).

  [14]徐烈炯.生成语法理论[M].上海: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,1988.

  [15]徐文红.“吃”+N的特征分析[J].东南大学学报,2001,(3):117~120.

  [16]杨成凯.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(上)[J].国外语言学,1986,(1).

  [17]杨成凯.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(中)[J].国外语言学,1986,(2).

  [18]杨成凯.Fillmore的格语法理论(下)[J].国外语言学,1986,(3).

  [19]姚红.“吃食堂”类动宾结构研究综述[J].文教资料,2005,(21):180~182.

  [20]章婷.句义结构中的非强制性语义角色[J].语文学刊,2006,(11):120~123.

   论文榜(www.zglwb.com),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、投稿辅导的网站。
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,寻求投稿辅导代理,快速投稿辅导,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:省级投稿辅导/国家级投稿辅导/核心期刊投稿辅导//职称投稿辅导。


栏目列表
联系方式
推荐内容
 
QQ在线咨询
投稿辅导热线:
189-6119-6312
微信号咨询:
18961196312